鄭愁予.jpg 

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河北省人,1933年生於山東,遠祖遷自閩臺,為明末及有凊一代世襲的軍事家庭。先後畢業於中興大學 (國立台北大學)、國防外語學院聯絡官班、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美術碩士 (MFA)以及愛荷華大學大眾傳播學院博士班。曾任美國耶魯大學駐校詩人(2001)、榮譽教授退休(Professor Emeritus),康州春寧迪大學兼任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愛荷華大學講師、國際寫作計畫駐校作家、台灣聯合文學總編輯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執行長)

        寫作生涯獲獎無數,曾獲國家青年文藝獎(1967)、國家文藝獎 (1995)以及中外多種終身成就獎。出版詩集十五種以上,其中《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合集印行達一百六十刷,詩作被收錄於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各地大、中小學校國文教科書。《鄭愁予詩集I》被選為二十世紀新文學經典之一,在詩類中得票最高 (聯合報協辦,1999)。《鄭愁予詩集》則獲選為「三十年來對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三十本書」之一( 1994,中國時報協)。獲《文訊月刊》問卷票選為最受歡迎副刊作家新詩類榜首,亦為所有文類得票最高者 (1994)並獲《文學家》雜誌問卷票選為各文類十位最受歡迎作家之首(1994)

 

 

 

 

 

 

楊牧.jpg 

楊牧簡介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於台灣花蓮。東海大學學士 (1963),美國愛荷華大學碩 (1966)加州大學博士 (1971)。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1971-2006),並任台灣大學客座授(1975-76,1983-84),普林士頓大學訪問教授(1978-79)、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1991-94)、東華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長(1996-2001)、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兼文哲所長(2002-06)。現任華盛頓大學榮譽教授(Emeritus)、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得獎包括詩宗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講座、國家文獎、世界華文文學獎。出版著作六十餘種,包括詩、散文、戲劇、評論、詮釋、翻譯、編纂等。出版詩集《燈船》、《花季》、《禁忌的遊戲》、《非渡集》、《水之湄》、《有人》、《吳鳳》、《北斗行》《海岸七疊》、《瓶中稿》、《傳說》、《時光命題》等。詩作曾被譯入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蘭文等。

 

 

 

席慕蓉.jpg  

席慕蓉簡介

    席慕蓉,祖籍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在台灣。

      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比利時深造,專攻油畫,1966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1968年歐洲藝展兩項銅牌獎及1987年台灣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

      曾在國內外舉行十餘次個人畫展。出版有詩集、畫冊、散文集及選本等五十餘種。曾任新竹師範學院油畫及素描課程專任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

    近十年潛心於蒙古高原之主題寫作。為內蒙古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寧夏大學、南通工學院及呼倫貝爾學院等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溫克族與鄂倫春族的榮譽公民,甫於20095月受聘為內蒙古博物院榮譽館員。

 

 

 

葉維廉.jpg 

葉維廉簡介

    葉維廉,1937年生於廣東中山,先後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並獲美國艾荷華大學美學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在台灣求學時,便以現代詩與現代詩論崛起,榮獲教育部文學獎及入選台灣十大傑出詩人。目前為活躍在亞、美兩洲,台、港、中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詩學美學理論家,對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有突破性的貢獻。葉氏文學創作的獨特處,在於他透過跨文化的角度,融合西方與中國詩學的傳統,創造出可兼容中西視野的深遂詩風。著有《賦格》、《愁渡》、《醒之邊緣》、《花開的聲音》、《松鳥的傳說》、《雨的味道》、《葉維廉詩選》等詩集;《秩序的生長》、《比較詩學》等批評理論集;《一個中國的海》、《歐羅巴的蘆笛》、《紅葉的追尋》等散文集;《孩子的季節》、《樹媽媽》、《網一把星》等童書。自1967年起任教於美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1980至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講座教授,2005獲頒加州大學授予榮譽教授

 

 

 

陳芳明.jpg 

陳芳明簡介

    陳芳明,台灣高雄人。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台灣文學研究會創辦人之一、美國《台灣文化》總編輯。曾任民主進步黨文宣部主任,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開設台灣文學史與台灣文學研究專題課程。著有散文集《掌中地圖》、《夢的終點》等,及學術論著多部。

    從學院到政治,再從政治回到學界,陳芳明的人生和文學道路何其漫長,正如他習引佛洛斯特的詩,樹林有兩條不同的道路,他只是選擇了那條沒有人走過的。因為見證了一整個時代的轉折,陳芳明以生命譜寫的歌詩,艱難、晶瑩而又美麗無比,那是麻州的雪地,暗夜中隱隱透著微弱卻恆定的星光。小至句式,大至章法,非常有脈絡。感情的河流受到理智的兩岸所拘束,於是,詩的本質,加上針腳細密的謀篇佈局,成就了陳芳明散文真正的殊勝之處。陳芳明的散文,不是唯一艱難的實踐,負載著時代和自我的沈重傷痕,在美麗如詩的表象之下,是無畏而雄辯的氣勢。他的斷裂轉折,徘徊憂思,和那些濕霉的記憶,都已然留棄在北國的雪地裡,遺忘在生命的彼岸外。

 

 

蜂飼耳.JPG 

蜂飼耳(Mimi Hachikai)簡介

        蜂飼耳(Mimi Hachikai),1974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主修日本上古文學),為當今日本詩壇最受矚目的年輕女詩人之一。1999 年,出版處女詩集《即將濕潤的陣地》(紫陽公司),於次年獲得第五屆「中原中也獎」。2005年,出版詩集《吃者被吃掉的夜晚》(思潮社),於次年獲第 56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2006年,另獲「神奈川文化獎」未來獎。2007年,集結在《現代詩手帖》上連載的詩作成《掩蓋的葉》一書出版 (思潮社)。另有小說《紅水晶》(講談社)、《轉身》(集英社),散文集《孔雀羽毛的眼在看著》(白水公司)、《秘密的行為》(每日新聞社),以及童話和 繪本等。2009年起,擔任早稻田大學教育系兼任講師。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書評各文類創作不輟,可說是全方位的寫作者。

 

 

 

陳黎.jpg 

陳黎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凡二十餘種。譯有《拉丁美洲現代詩選》、《辛波絲卡詩選》等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金鼎獎等。1999年,受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2004年,受邀參加巴黎書展中國文學主題展。詩作被譯為英文、荷蘭文、法文、日文、克羅埃西亞文等多種語言。

 

 

 

向陽.jpg  

向陽簡介

向陽,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人,1955年生。中國文化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文化大學新聞碩士,政治大學新聞博士。

    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總編輯、《自立早報》總主筆、《自立晚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信託公益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公共電視董事。獲有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台灣詩人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等獎項。

    著有學術論著《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詩集《亂》、《向陽詩選》、《向陽台語詩選》;評論集《浮世星空新故鄉》、《康莊有待》、《迎向眾聲》等多種。

 

 

 

陳克華.JPG 

陳克華簡介

陳克華,1961年生於台灣花蓮市,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獲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為台灣知名作家,並跨足攝影、音樂創作與舞台劇領域。目前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文學、聯合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文建會台灣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出版詩集有《騎鯨少年》、《我撿到一顆頭顱》、《星球》、《與孤獨的無盡遊戲》、《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別愛陌生人》等;出版散文集有《愛人》、《給從前的愛》、《無醫村手記》、《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圖》等。並出版小說《愛上一朵薔薇男人》以及多首著名的歌詞創作,如「台北的天空」、「蝶衣」、「九月高跟鞋」、「沉默的母親」等。

 

 

 

 

陳育虹.jpg 

陳育虹簡介

        陳育虹。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業。籍貫廣東南海,生於高雄市。寄旅加拿大溫哥華多年後,現定居台北。出版詩集:《魅》(2007寶瓶);《索隱》(2004寶瓶);《河流進你深層靜脈》(2002寶瓶);《其實,海》(1999皇冠);《關於詩》(1996遠流)。曾獲:2004《台灣詩選》【年度詩獎】;2007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入選2008九歌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新詩30家》。

 

 

 

 

楊小濱.jpg  

楊小濱簡介

    楊小濱,生於上海,耶魯大學文學博士。曾供職於上海社科院、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學等教授、研究職務。歷任尤利西斯國際報告文學獎評委,台灣《現代詩》季刊特約主編,美國《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特約策劃,中國教育電視台《藝術爭鳴》欄目主持人、策劃。著有《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1995)、《歷史與修辭》(1999)、《The Chinese Postmodern》(2002)、《中國後現代》(2009)等。詩集《穿越陽光地帶》(1994)獲現代詩社「第一本詩集」獎。另著有詩集《青春殘酷漢語·詩歌料理》(2007)、《景色與情節》(2008)等。2008年和2009年分別在上苑藝術館(北京)和時空藝術會場(臺北)舉辦個展《後攝影主義:塗抹與蹤跡》。

 

 

 

鯨向海.jpg  

鯨向海簡介

        鯨向海,1976年生於台灣桃園,目前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曾獲第一屆PC home Online明日報網路文學獎首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學生文學獎、台北市公車捷運詩徵選首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詩作曾入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二)詩卷》、《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1:新詩30家》等。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

 

 

 

 

焦桐.jpg  

焦桐簡介

    焦桐,「二魚文化」事業、《飲食》雜誌創辦人。1956年生於台灣高雄市,曾習戲劇,編、導過舞臺劇於臺北公演,出版著作包括詩集《蕨草》、《咆哮都市》、《失眠曲》、《完全壯陽食譜》、《青春標本》、《焦桐詩集:1980-1993》,及散文《我邂逅了一條毛毛蟲》、《最後的圓舞場》、《在世界的邊緣》、《我的房事》、《暴食江湖》,童話《烏鴉鳳蝶阿青的旅程》,論述《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等等二十餘種,詩作被翻譯成英、日、法文多種在海外出版。編有年度詩選、小說選、散文選及各種主題文選四十餘種。焦桐長期擔任文學傳播工作,現任「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編委會顧問,並任臺灣飲食文化協會理事長、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義芝.jpg  

陳義芝簡介

陳義芝,1953年生於台灣花蓮。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師大國文所博士,曾任聯合報副刊主任,現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任教。出版有詩集《邊界》、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等十餘種。曾獲時報文學推薦獎、聯合報最佳書獎、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台灣詩人獎等。詩集有英譯本The Mysterious Hualien (Green Integer)、日譯本《服のなかにんでいる女》(思潮社)

 

 

曾珍珍.jpg 

曾珍珍簡介

   曾珍珍,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職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涵蓋生態詩學和女性文學。近譯《寫給雨季的歌:伊莉莎白.碧許詩選》獲《誠品好讀》選為年度最佳翻譯,《最藍的眼睛》獲第32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創作以詩為主,詩作曾入選年度詩選。

 

 

張梅芳.jpg   

張梅芳簡介

    張梅芳,一九七一年生。筆名阿流。成長於台灣島嶼中部的稻田、工廠和水泥房子之間。整個青年時代賃居草山,周圍充滿詩人、小說家的胚體,常與遊行、城市夜景、上班族生活、溫泉土雞城遙相對望。二十世紀末開始認真寫詩,對發表存疑,有部落格「流網」,安置部份作品,至今未有詩集出版。著有論文兩本:《鄭愁予詩的想像世界》、《顧城及其詩研究》。即將在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任教,開設現代詩、現代散文、大陸文學等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