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2009第四屆太平洋詩歌節

詩壇菁英齊聚共譜新時代詩歌美學

 

2009115

【花蓮訊】華文詩壇年度盛事「邊緣與世界─2009第四屆太平洋詩歌節」,1168日為期三天的活動,即將於花蓮松園別館登場,不僅鄭愁予、楊牧、席慕蓉、向陽、陳育虹、羅智成等二十幾位海內外重量級詩人與會,還有遠自太平洋彼端的旅美詩人葉維廉、日本新銳女詩人蜂飼耳、從中國赴美留學的詩人楊小濱等人,以及歌唱、舞蹈與戲劇演出家匯聚一堂,一場文學、戲劇、音樂、舞蹈,多樣性藝術交織共譜的藝文盛事,齊聲共鳴,歡迎民眾在周末假日來到詩的優勝美地花蓮,共享詩的盛宴!

 

    2009第四屆太平洋詩歌節主題「邊緣與世界」,引出台灣如此小島的邊緣花蓮,卻是華文詩的文化中心,海內外盛名頗著的詩人鄭愁予、楊牧、席慕蓉、黃春明、陳芳明、羅智成、向陽、陳育虹、陳義芝、陳克華、鯨向海等人,以及旅美詩人葉維廉、日本新銳女詩人蜂飼耳、中國詩人楊小濱等,都將出席本屆詩歌節,透過詩文對話,激發創作火花。

 

    在三天的詩歌節活動中,詩人們圍坐「圓桌詩會」作深度對談、透過「談詩吟詩」暢達詩意,前者藉由主題討論深入詩的意境,抒發詩人對主題的解讀與感動;後者則由與會詩人輪番上陣分享作品,藉由與詩評的對話,引導觀眾契入其意境,詩人們共同匯聚對世界詩歌多樣性的觀察,共譜新時代的詩歌美學。詩人葉維廉更將帶領東華大學英美創作研究所學生,進行「詩的體驗工作坊」,以戶外冥想、朗詩等課程,開發創作潛能,創兩岸與中西方之先例。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讀詩心運動-海報.jpg

 

 

讀詩心運動──2009第四屆太平洋詩歌節

      

   ─ 快速的年代,讓我們重新體驗讀詩慢活的感受 ─

             徵求一句曾經感動你的詩,

                     分享於本篇文章下方的迴響區,

               

           例如: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

鄭愁予.jpg 

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河北省人,1933年生於山東,遠祖遷自閩臺,為明末及有凊一代世襲的軍事家庭。先後畢業於中興大學 (國立台北大學)、國防外語學院聯絡官班、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美術碩士 (MFA)以及愛荷華大學大眾傳播學院博士班。曾任美國耶魯大學駐校詩人(2001)、榮譽教授退休(Professor Emeritus),康州春寧迪大學兼任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愛荷華大學講師、國際寫作計畫駐校作家、台灣聯合文學總編輯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執行長)

        寫作生涯獲獎無數,曾獲國家青年文藝獎(1967)、國家文藝獎 (1995)以及中外多種終身成就獎。出版詩集十五種以上,其中《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合集印行達一百六十刷,詩作被收錄於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各地大、中小學校國文教科書。《鄭愁予詩集I》被選為二十世紀新文學經典之一,在詩類中得票最高 (聯合報協辦,1999)。《鄭愁予詩集》則獲選為「三十年來對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三十本書」之一( 1994,中國時報協)。獲《文訊月刊》問卷票選為最受歡迎副刊作家新詩類榜首,亦為所有文類得票最高者 (1994)並獲《文學家》雜誌問卷票選為各文類十位最受歡迎作家之首(1994)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金枝演社──《黃昏的七星潭》

 金枝.jpg

真金不怕火煉,愛情不怕考驗,

但是沒想到!Nakashima桑的一只鑽石戒指與聘金十萬塊,

打亂了「文明」和「淑女」在七星潭前許下的愛的誓約……

 

        曾被觀眾譽為「台客第一天團」的金枝演社劇團,11月6日慶祝松園別館「2009年詩歌節」開幕,將特別從台北來花蓮,熱鬧獻演華麗經典、艷光十色的《黃昏的七星潭》愛情小劇。

    強調「從土地長出來的文化最感人」,金枝演社為國內少見長期扎根土地文化、推動台語作為舞台語言的現代劇團。作品始終帶有濃烈草根台灣味,並將「胡撇仔」獨特的表演風格搬上現代舞台,台灣民俗學者林茂賢教授即曾以「俗擱有力」如此形容金枝演社。

    《黃昏的七星潭》採取早期無聲電影(默片)搭配電影辯士講解情節手法,以戲中戲形式,講述窮學生「文明」和青梅竹馬「淑女」的坎坷愛情故事。由金枝演社當家情歌小生高銘謙飾演的電影辯士,一人獨撐大樑,隨「真人獻演」影片放映,忽男忽女、忽老忽少,跟著各種角色不斷變化,挑戰短時間多聲道快速切換。舌尖上文字的高頻率跳動,強烈震撼觀者各種感官,金枝演社以別開生面的呈現,為詩歌節打開亮麗新頁。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黎序言.jpg

 

詩歌節-節目單新.jpg  

松園別館

970花蓮市水源街26號

03-8356510

開放時間:每日09:00~18:00

官方部落格http://pinegarden.pixnet.net/blog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round.jpg

 

那一夜,太平洋詩歌節

 

作者:黃春明

 

預先籌備了一個季節

小池塘的水芋沿著池邊

間掇在雜草叢中

開滿了碎閃閃的白花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回青春之海

 

——─《晚天未晚》自序    

作者  陳芳明


 

         夢見又回到青春時期的海洋之後,竟然就接到了邀約。到達十一月的太平洋詩歌節時,雨中花蓮正展開細長的海岸線迎接。寒雨落在松樹,落在沙灘,如泣如訴,猶 重逢故人。三十多年以前的海洋,想必見證過一位意志飽滿的少年,極目眺望壯闊的水平線。年輕的心靈湧動著滾滾而來的風浪,情感與夢都在持續上漲,淹沒所有 的畏懼,沖走所有的顫慄。三十多年以後的太平洋依舊咆哮著千里歸來的長風,只為了親睹一個情感已然退潮的霜髮魂魄,佇立在灘頭憑弔從前一位撐起遠方水平線 的追夢少年。

        跨越時空的夢中之約,並未有任何許諾,莫非只是要證明青春之海依然年輕如昔?海水滔滔是多麼不容懷疑,經歷過長年的潮起潮落,全然沒有留下絲毫的時間痕 跡。黑髮少年的前額如今漸趨傾塌,縱然內心依舊翻騰著未嘗稍止的波濤。海洋啊,可曾知道他的意志已折損多少,面容又滄桑多少?這樣的夢回,確然無法改變成 形已久的夢醒與夢碎。

        詩的力量,也許不能承受海水的洗刷,卻足以支撐一個垂危靈魂的生命躍動。詩是引導,使窘迫的歲月找到出口;詩是刺激,使枯澀的思考重啟動力;詩是救贖,使 絕望的手勢獲得揮舞。回到信約的海岸,回到那一片難以忘情的海岸,當然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回歸詩的海域。時間從來就不容拌嘴與爭辯,只容許俯首就範。 然而它能羈押肉體,損壞容顏,並不能擄獲靈魂的全部。正是詩開啟一線裂縫,生命遂由此趁隙遁逃。

        面向狂浪的青春海洋,望見一片迷濛的天空,內心確知舊夢是再也回不去。海洋啊,回不去的夢,就容許它釋手而去。在晚天覆蓋之下,如果還能點亮一個握可盈手 的夢,即使燭火僅剩下小小的一行詩,就值得以身相許去追求。生命注定是不可能逆時間方向而行,被押著繼續前進之際,唯一的抵抗便是沿路留下詩的蹤跡。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落格圖片001-0904.jpg

部落格圖片002- 0904.jpg

 

松園別館

地址:970花蓮市水源街26號

電話:03-8356-510

傳真:03-8356-475

開放時間:09:00~18:00

松園標準字-網頁用.jpg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2008第三屆太平洋詩歌節   網路徵詩複選前三名公告

第一名     故事    nccucathy

第二名     黑暗中練習--- 初秋上五指山有感     baiter

第三名     僅僅是一步之遙罷了      emily64324

人氣獎     失途       吳宣瑩

 

以上評選,感謝參與第三屆太平洋詩歌節的所有與會詩人們及現場票選人氣獎的民眾們。

此次與會詩人有:楊牧、鄭愁予、陳黎、陳家帶、陳育虹、陳義芝、廖咸浩、焦桐、陳芳明、蕭蕭等人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人簡介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先後擔任師大英語系教授、政大西語系主任,台大、東海、東吳、淡江兼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及系主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外文研究所所長。其間兩度赴美講學,並獲澳洲政府文化獎金,應邀訪問澳洲各大學。曾主編藍星詩頁、現代文學等刊物,為藍星詩社發起人之一。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國家文藝獎等。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等文字創作逾四十年,著譯等身,是當代詩、散文、評論大家及優秀的翻譯家。

 

 

鄭愁予

 

本名鄭文韜,河北省人,1932年生。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於愛荷華大學東方語文系以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2004年,擔任花蓮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等。早年曾參加紀弦創組的「現代派」,後又擔任《現代詩》復刊後的編委。著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鄭愁予詩集》、《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名作〈錯誤〉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楊牧

poetryfestiv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